编者按:在武汉文理学院这片青春热土上,有一群超有范的青春力量。他们以团队为名,集结志同道合的小伙伴,用创意点燃梦想,用行动诠释担当。有趣的灵魂在这里碰撞,创意的社团在这里发光,青春的舞台在这里搭建,舞出生命的多彩。《青春π》系列报道将带你们走进这些温暖而有力量的集体,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,感受那份拼搏向上的力量,见证他们的成长足迹。快来pick你心中的C位团队,一起为青春打call!
——优秀团队:文理七彩少年教育服务队———

以青春之名 书写成长答卷
自2021年成立至今,文理七彩少年教育服务队已为襄阳市谷城县、宜昌市枝江市以及兴山县等地超过1000名留守儿童开设了近2000节特色课程,累计服务超5000人次,总志愿服务时长近1万小时,荣获由团中央颁发的“优秀团队”、省级“优秀志愿服务团队”“优秀团队”等荣誉,累计团队荣誉8项,个人荣誉60余项。
2024年,团队再启新程,成功入选“七彩假期”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国家级示范团队和学校唯一 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国家级重点团队,续写关爱新篇章。


双线并进 诠释教育温度
2024年暑假,团队创新启动“艺术赋能+暑期学堂”双线行动:教育分队深入宜昌市兴山县建阳坪小学,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振兴活动,累计服务900余人次;艺术分队扎根武汉多闻社区,完成7面共计70平方米的社区墙绘及书屋建设。
教育分队针对建阳坪小学留守儿童占比高、素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,特别开设思政教育、心理健康、科学探索等特色课程。通过与校方深度沟通,团队将传统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,通过情景模拟、趣味实验等互动形式,帮助孩子们拓宽认知视野。


艺术分队顶着烈日奋战15天,从粉笔构图到颜料精修,逐步完成社区顶楼墙绘工程。团队在保证艺术品质的同时,将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创作,使老旧墙体焕发新生。

深植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
文理七彩少年教育服务队积极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先后进行革命根据地实地走访、乡村调研、文明旅游宣传等活动。通过走访刘子泉红色革命根据地,团队成员深化了对爱国主义的理解,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无畏的精神。在昭君村的文明旅游宣传活动中,团队成员共同制作了倡导文明旅游海报,提醒游客尊重当地文化,保护环境,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旅游氛围。
团队还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,深入居民家中开展乡村调研走访。针对当地留守儿童数量较多、心理健康支持相对匮乏等问题,团队计划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,形成详尽的报告,为乡村振兴贡献出一份力量。

实践+传播的双轮驱动
年度活动中,团队已构建起“实践+传播”双轮驱动模式:32篇外宣报道被学习强国、央视频、《人民日报》等权威平台报道,10万+阅读量让更多人看见乡村教育需求。团队还得到上级部门肯定,特别授予团队荣誉锦旗及奖状,并荣获湖北省乡村振兴志愿服务“优秀团队”、收到了共青团武汉市委的感谢信。

从粉笔头到画笔,从课桌到讲台,这群年轻人正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。正如他们墙绘作品中的那轮朝阳,文理七彩少年教育服务队将继续带着光和热,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角落。